7月30日,在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分析产品样品。 记者 霍海澎摄
“这可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拳头产品。今年,在化工产品价格下降的形势下,每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光伏级产品依然可以卖到1万多元。”7月29日,在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该公司聚烯烃中心副经理付文明说。
付文明所说的产品,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和粘接性能,是新型清洁太阳能光伏胶膜主流产品。据了解,该公司年可向市场提供28万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光伏级产品,可供56吉瓦的光伏装机。公司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此外,该公司生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V2815Y、V2810Y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中高端产品是企业创效的‘硬通货’。”该公司总经理曹杰说。
从2010年5月设立以来,该公司就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化工板块的代表性企业。该公司的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23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将延长石油自有的煤、油、气资源综合深度转化,有效弥补了煤制甲醇“碳多氢少”和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的不足,达到碳与氢的最佳配比,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能源转化效率达到61.88%,碳资源利用率达到55.75%,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万吨。
2015年8月全面转入商业运营以来,该公司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该公司拥有专利商许可生产牌号450余种,批量生产注塑类、管材类、光伏类等全领域聚烯烃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进口产品替代标准。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生活用品、电器制造等领域。
“我们致力于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提供高端化工产品,仅2024年就研发产出4个聚烯烃新产品,中高端聚烯烃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增长至64.96%。”曹杰说。
2021年7月该公司二期填平补齐工程顺利投产转入商业运营后,该公司一跃成为国内单厂规模较大的聚烯烃供应商之一。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生产聚烯烃104万吨,销售收入88.08亿元,税费7.02亿元,工业总产值90.39亿元,工业增加值20.7亿元。
7月30日,走进位于榆林市榆神工业园的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看到厂区高耸的塔罐。在这里,经过加工催化转化,原煤变成了乙醇等产品。
长期以来,利用煤炭等化石资源生产乙醇一直是全球化工行业努力的目标。
2017年1月11日,延长石油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的、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在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试车成功,产出合格的无水乙醇产品,纯度达到99.71%,主要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从开展基础研究到工业示范装置投料试车、产出合格产品,仅用了6年。这一突破,在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乙二醇四大路线之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工艺路线。
在兴化项目成功投运的基础上,2020年6月,延长石油在榆林神木启动建设新的工业放大项目——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2023年3月正式发售产品。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延长石油将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突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动能转换,为推动我国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延长石油科技部部长倪军说。(记者 霍海澎 孙丹)